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学术类)、四川省优秀高校学报,被《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数十家国家权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主要反映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数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所载论文要求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实践性和逻辑性,并符合国家规范,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以及辅导基层医技术人员,都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066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1/R
邮发代号: 62-64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168.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668
- 国内刊号:51-1501/R
- 出版周期:季刊
-
从“瘀热”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证思路与经验
“瘀热”在中医经典论著中并无系统论述,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前人关于“瘀热”零星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其多年临床经验对“瘀热”病机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周老认为“瘀热”为病,范围宽泛,可见于外感、内伤等诸多疾病中,且多属疑难.在周老“瘀热”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通过文献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初步论述中医男科学常见疾病一慢性前列腺炎中“瘀热”的病机概念、临床表现、辨治思路、组方用药特点及临床经验,以期更好地丰......
作者:樊千;薛建国 刊期: 2018- 01
-
高血压病的中医特色护理探讨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高血压病若不加以治疗及护理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如心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等,因此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及治疗得当,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会明显降低.近几年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甜甜;卢根娣 刊期: 2018- 01
-
谨守经络病机 提高针灸临床诊疗水平
针灸临床以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谨守经络病机,运用经络诊断的方法,提高针灸临床诊疗水平.经络诊断体系以经络病机学为核心,从经络病机概念出发,抓住经络状态病因分析、经脉循行异态审查、经络证候性质辨识三方面深入阐释了与辨识经络病机相关的核心内容,终指出经络气血虚实是经络状态的根本内在的经络诊断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既弥补经络诊断理论碎片化和实践零散化的不足,又将经络诊断完整地纳入整个中医临床辩证的体系,为......
作者:郭静;曾芳;余曙光 刊期: 2018- 01
-
透灸法作用于八髎穴在原发性痛经中的应用浅析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透灸法是以患者感觉热力渗透、传导,以及舒适、胀痛、沉重、痒等感觉,强调以“透”为要.八髎穴具有强腰补肾、调理冲任、调经理气、行血散瘀等作用,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针灸治疗本病的常用穴位之一.透灸法作用于八髎穴可增强艾灸温阳、散寒、止痛、补虚之功,能够起到暖胞宫、止疼痛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目的.......
作者:彭家玺;尹海燕;廖默;冯婷;李炅珂;陈莎莎;罗玲 刊期: 2018- 01
-
浅析《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之妙用黑芥穗
《傅青主女科》在调经方面尤为重用黑芥穗,常以“尤妙”、“妙极”称誉,可见傅氏对其之喜爱.平日医者多用之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以治疗外感、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尤不知其炒炭收涩止血、疏利肝气与引血归经.笔者通过从傅氏的药物炮制、用药剂量及功用思想的分析中,窥见其以黑芥穗调经之精妙.......
作者:邓礼林;彭尧;杨佳丽;杨娅青;张佳缘;曾倩 刊期: 2018- 01
-
吴门医派络病理论在脾胃病中的应用初探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吴医对杂病的诊治独具特点:运用“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主客交”等络病理论指导脾胃病临床实践,每获良效.现以“络病理论”为切入点,梳理并总结明清吴门医家现存古籍医案中治疗脾胃病的思路和实践,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前脾胃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彭君伟;周帆;方静;李红琳;陈江 刊期: 2018- 01
-
药食两用动物类中药竹象鼻虫开发价值浅析
竹象鼻虫为民间常见虫类中药,祛风湿止痹痛等疗效显著.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与走访调研,总结分析竹象鼻虫的资源现状、化学成分、药食两用价值,发现竹象鼻虫资源丰富,药用安全、有效、方便.建议变害为益,发挥竹象鼻虫使用价值,同时加强竹象鼻虫药效物质基础与安全性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
作者:成颜芬;甘丽;刘芳 刊期: 2018- 01
-
中医药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药实验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之一,针对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开展已有50多年,并取得了很多成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证候动物模型相关研究,包括实验动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内容,发现存在模型种类较少、动物选择不理想、造模方法差异大、评价指标不标准等问题,而制约了其应用和推广.但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候动物模型必将获得更多的认可.......
作者:马程功;马跃荣 刊期: 2018- 01
-
季兵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证经验浅析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季兵教授从医二十余年,结合前人治疗经验,对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认识,认为DKD其病位主要在肾,总体病机以脾肾亏虚为主,兼夹血瘀浊毒之邪,为缓解其发展进程,须从补肾健脾入手,先天后天同治,兼以活血化瘀,并且强调在疾病早期的中西医结合干预,重视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相结合,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注重预防与调护,可获良效.笔者有幸跟师学......
作者:黄艳梅;伍慧慧;刘峰;谢政权;季兵 刊期: 2018- 01
-
徐晓娟教授诊治经断前后诸症伴发疾病特色验案三例
经断前后女性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这时期伴发各种疾病,中医临床治疗不能仅针对于疾病本身,还应顾及患者经断前后的生理状况.徐教授在治疗经断前后诸症伴发他病时,以补益肝肾法治疗经断前后诸症为本,辅以相应专科特色药物治疗伴发疾病,取得良效.......
作者:何倩;张纯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电针对大鼠创伤痛术后抗炎/促炎细胞因子比值影响的昼夜节律研究
- 2 紫黄精片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附:60例病例报告
- 3 从“三焦”论治弥漫性肺间质疾病
- 4 疏络化纤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5 循经远取与局部取穴针刺改善胃肠功能的临床疗效差异
- 6 胆汁制黑大豆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肾的影响研究
- 7 中药治疗进行期银屑病56例
- 8 以顾护胃气为思想指导,运用中药饮片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的临床研究
- 9 不同针法镇痛后效应与下丘脑β-内啡呔机制研究
- 10 肠道菌群与小儿腹泻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11 针刺对SAMP8小鼠海马乳酸、葡萄糖、丙酮酸含量的影响
- 12 慢性疲劳综合征事件相关电位昼夜变化特征研究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0例
- 14 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44例临床观察
- 15 仙灵骨葆、邦得林与磷酸氢钙预防Colles'骨折后骨量减少的临床研究
- 16 近年研究小柴胡汤文献分析
- 17 百地甘枣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 18 用脂肪乳剂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
- 19 中药肝心宁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 20 大黄-黄芩药对抗内毒素有效部位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