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学术类)、四川省优秀高校学报,被《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数十家国家权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主要反映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数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所载论文要求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实践性和逻辑性,并符合国家规范,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以及辅导基层医技术人员,都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往期目录

首页>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668
  • 国内刊号:51-150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4年第01期

脾虚造模及参苓白术散的真菌菌群调整功能

丁维俊;周邦靖;冯立秀;王宇

关键词:脾虚证, 参苓白术散, 真菌菌群, 酵母菌
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证小鼠肠道真菌菌群的微生态调节作用.方法运用苦寒泻下中药大黄造模脾虚,以沙堡弱氏、马丁氏和蔡氏等真菌培养基测定粪便中真菌菌落并同时做真菌种属鉴定,用配对t检验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模型鼠肠道真菌总数显著性上升(p<0.05).参苓白术散治疗之后,霉菌与酵母菌含量下降(p<0.05),真菌总数则极显著性下降(p<0.01).与造模前正常值比较,酵母菌显著降低(p<0.05).真菌种属鉴定结果显示,小白鼠肠道青霉、酵母菌为优势种,曲霉、枝孢霉、毛霉,链孢霉为常见种.结论脾虚证小白鼠模型肠道真菌数量增加,参苓白术散具有真菌菌群调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