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学术类)、四川省优秀高校学报,被《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数十家国家权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主要反映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数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所载论文要求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实践性和逻辑性,并符合国家规范,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以及辅导基层医技术人员,都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066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1/R

邮发代号: 62-64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168.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668
  • 国内刊号:51-150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7年第3期文章
  • 湿阻中焦证对葡萄糖代谢糖异生途径的影响及藿香正气散干预后的变化

    目的:探究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以及藿香正气散的干预对葡萄糖代谢糖异生途径的影响,揭示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对葡萄糖代谢糖异生途径的影响的相关机制,从代谢组学层面揭示脾胃参与调控能量代谢以及藿香正气散燥湿和胃的科学内涵.方法:参照前期较成熟的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自然造模与综合造模相结合,模拟湿病产生的三大主要因素,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检测湿阻中焦证模型及藿香正气散干预后的大鼠肝脏葡萄糖、丙酮酸、......

    作者:张凯文;黄秀深;陈芳;杨旭;王琦越;于毅 刊期: 2017- 03

  • 吴康衡教授临证验案赏析4例

    吴康衡教授(1932~2017)一生坚持临床,奉献医学.其学术融中西医于一炉,博采众长,沉疴痼疾常收覆杯之效.对于疑难之症,束手之疾,常可出奇制胜,虽常感为意料之外,但细思却是在情理之中.本文借以回顾吴老4例典型病案,以尽缅怀之情,并以激励后进.......

    作者:张丰华;孙香娟 刊期: 2017- 03

  • 基于玄府学说探析“阴火”及“甘温除热”法

    李东垣于《脾胃论》中立“阴火”之说,并详论治法与方剂.后世学者按图索骥,于临床效验恒多.而于“阴火”之实质,李氏所述似明似暗,后世诸家之论亦见仁见智.本文基于玄府学说,并从方药运用的角度探析“阴火”及“甘温除热”法,以期管窥其冰山一角.......

    作者:李冀;何君 刊期: 2017- 03

  • 香附在痛经方剂中的炮制与配伍规律探究

    目的:探讨香附在痛经方剂中的炮制方法与配伍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香附的痛经复方共71首,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筛选等功能,研究香附在痛经方剂中的炮制方法与配伍规律.结果:香附在经期腹痛的方剂中多见,较少出现在经后腹痛的方剂中.痛经方剂中香附多生用,经前腹痛方剂中炒香附使用频率居第二位,经期腹痛方剂中制香附使用频率居第二位.配伍出现频率较高的是香附-当......

    作者:林妍燕;王曼宇;徐长玲;文乐兮 刊期: 2017- 03

  • 云计算技术在家庭智能医学中的应用

    2017年家庭医生责任制在全国几大重点城市实行,“互联网+医疗”行业不断迎来新的服务模式.近年来,云计算技术日趋成熟,从以前新兴行业的运用逐渐向我国传统行业靠近.其中云服务行业向医疗领域伸出“橄榄枝”,云计算服务助力国内医疗行业发展也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以现有的家庭医生诊疗模式和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基础,在传承现有的家庭全科和专科医生模式下结合云技术,将家庭医学推向智能化,并有利于病人电子病历......

    作者:肖丽;林林;雷晓军;温川飙 刊期: 2017- 03

  • 张永臣教授外治三联法治疗月经先期的临床经验

    本文通过介绍张永臣教授对月经先期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了老师的辨证思路—治疗的重点在审病求因、辨清疾病的虚实寒热,并结合相关病案,系统的介绍了老师的外治三联法的内容,即针刺、刺络拔罐、脐疗法相结合的外治体系,进一步总结了张永臣教授治疗月经先期的取穴原则以及“治神”理论、“气街、四海”理论、“标本根结”理论和“原穴”等理论依据.......

    作者:郭森;李映薇;张铸奇;张永臣 刊期: 2017- 03

  • 杨家林教授从冲任论治妇科疾病的思辨特点

    妇科名中医杨家林教授认为在女性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中,冲任二脉为枢纽.冲任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不仅与诸脏腑经络相系,更与诸脏腑功能盛衰息息相关.调治冲任,以治疗肝肾脾(胃)为基础,加入直达冲任的专方专药,疗效更确切.并根据妇科临床实践,提出冲任受病的常见的九大病因,并总结出冲任调治的六大方法.总结杨家林教授从冲任论治妇科疾病的思辨特点,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刘艺;邓琳雯 刊期: 201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