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学术类)、四川省优秀高校学报,被《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数十家国家权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主要反映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数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所载论文要求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实践性和逻辑性,并符合国家规范,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以及辅导基层医技术人员,都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066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1/R

邮发代号: 62-64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168.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668
  • 国内刊号:51-150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理瀹骈文》外治法思想及在儿科中的临床运用

    《理瀹骈文》是我国唯一一部外治法专著,内容充实,理论清楚,对外治法的渊源与发展,历代名家及其本人经验,一一详为论列,对中医儿科外治法阐述亦多,极大丰富了儿科治疗学的内容,本文对其外治法学术思想及在儿科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总结,目的在于方便基层医务工作者对这一适用技术的推广、使用,和引起对儿科外治法研究的重视.......

    作者:夏时荣;夏时金 刊期: 2016- 04

  • 《临证指南医案》从脾胃论治血证刍议

    《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血证医案(卷二吐血、卷七便血、卷八衄)体现了叶天士诊疗血证的学术思想,结合各家经验,对《临证指南医案》中诊疗血证的病案及方药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诊疗血证多从脾胃着手,脾胃分治,重视胃阴,以甘寒之品滋养胃中阴液;不忽视脾阳,用燥湿之药理脾,顾护脾胃的同时亦不闭门留寇.脾胃同治,以甘淡薄味养胃补脾,助脾胃升清降浊,恢复中焦受纳运化之权.......

    作者:张佳乐 刊期: 2016- 04

  •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研究

    本文基于中医情志致病和现代医学心理学分析了恶性肿瘤常见的恐惧、猜疑、自卑焦虑、孤独绝望、抗争等心理特点,提出了中医意疗与因人施护、人文关怀、互动交流、回归社会等中西医相结合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策,以期提高肿瘤患者临床护理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华;汪秀云 刊期: 2016- 04

  • 中药溯源系统研究现状浅析

    中药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乃至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从我国中药材种植、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中药材全过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质量追溯体系刻不容缓.中药溯源系统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成了中药材从栽培到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记录,实现中药材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与追......

    作者:施明毅;温川飙;赵姝婷 刊期: 2016- 04

  • 巴蜀中医药文化源流及其内涵研究的现状与思路

    目的:探讨巴蜀中医药文化的源流和内涵的研究思路.方法:在综述中医药文化源流及其内涵研究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从地域角度入手的可行性,提出巴蜀中医药文化源流及其内涵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结果:提出了从三个层面“文献、文物、医家”入手开展巴蜀中医药文化源流及内涵研究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结论:从地域角度出发,探讨巴蜀中医药文化的源流与内涵,可以为全面建设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更为完善的......

    作者:葛爽爽;任玉兰;杜婷;赵亚琼;谭红兵 刊期: 2016- 04

  • 穴位配伍拮抗作用的研究进展

    穴位配伍使用是针灸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经验,恰当的配伍方法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达到增强疗效、综合调理、减少不良反应等作用.反之,不合理或不恰当的穴位配伍不仅不能发挥上述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影响单穴本身功能的发挥.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有关穴位不当配伍导致疗效减弱或不佳的报道,并对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和机理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穴位配伍拮抗效应不容忽视,但其机理......

    作者:张何骄子;杨惠;王祥;吴巧凤 刊期: 2016- 04

  • 数据挖掘技术在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和类别,着重讨论了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在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中的应用情况,从中发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中的问题,后指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作者:徐洋;高玉萍;蒋成婷;胡华;周德生 刊期: 2016- 04

  • 中药经骨髓基质细胞干预调节造血的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简要回顾了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中药经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功能的调节.骨髓基质细胞是造血诱导微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归、黄芪等中药可调节其分泌多种造血调节因子如SCF、GM-CSF、IL-3等影响造血,并表达多种粘附分子如VCAM-1、ICAM-1等改变骨髓基质细胞与造血细胞的结合力,中药作用于骨髓基质细胞对造血的调控可能与调节因子和粘附分子有关.......

    作者:刘晓倩;齐聪聪;黄晓芹 刊期: 2016- 04

  • 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国内研究进展

    中药敷脐疗法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治疗肝硬化腹水有独特的疗效,常用的中药敷脐方法有中药单药敷脐、复方敷脐、中药敷脐联合中药口服和其他外治法等等.笔者回顾了近年来中药敷脐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未来建立规范精确的研究方案、拓展中药敷脐的应用范围是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陈珊;祝峻峰 刊期: 2016- 04

  • 王秀云教授论治崩漏病经验

    探讨王秀云教授治疗崩漏病经验总结.王秀云教授为国家级名中医,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对于崩漏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崩漏的病因可归纳为虚、瘀、热三个方面,多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法上活用治崩三法,并推陈出新,倡导按年龄侧重,分期论治,师古而不泥,疗效颇丰.......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