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学术类)、四川省优秀高校学报,被《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数十家国家权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主要反映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数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所载论文要求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实践性和逻辑性,并符合国家规范,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以及辅导基层医技术人员,都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066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501/R

邮发代号: 62-64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168.00

杂志荣誉 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668
  • 国内刊号:51-1501/R
  • 出版周期:季刊
  • 期刊荣誉: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介绍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学术类)、四川省优秀高校学报,被《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数十家国家权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主要反映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数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所载论文要求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实践性和逻辑性,并符合国家规范,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以及辅导基层医技术人员,都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刊栏目设置
名家名师名医、中药种质资源、抗击病毒肺炎中医药研究、中医经典传承创新、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与报道、医家经验、文献研究与述评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投稿须知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撰稿要求

  来稿中文一律使用宋体五号字体,英文一律使用 Times New Roman 五号字体,行距均为单倍行距。

  1.标题

  每篇来稿均要有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以简明、具体、确切的词语概括文章的要旨,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英文题名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英文题名中尽可能不用冠词。

  2.作者及单位

  来稿应介绍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性别、出生年、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等,以便国家有关信息部门作统计。作者署名位于题名下方。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信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或港澳台人士,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论文署名一般不超过9名,署名顺序由作者自定 , 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工作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序号。英文应与中文作者和单位对应,姓氏的汉语拼音字母全部大写,复姓应连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

  3.摘要

  实验性论文摘要为四要素式摘要,即目的、方法、结果(主要数据)和结论4部分,冠以标题,连续排列。结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总体概括。如果没有结论,可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摘要中若采用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和符号等,应在第1次出现时予以说明。理论探讨、医家经验、综述为叙述形式的指示性摘要。中文摘要篇幅以200~500字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4.关键词

  关键词每篇选3~8个。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表》、《中医药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 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各词之间以分号隔开。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分别列于中、英文摘要下方。

  5.引言

  简明扼要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意义,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以不编, “引言”二字也可以省略。

  6.正文

  正文各部分都应简洁明了。层次标题一律用“1”,“1.1”,“1.1.1”等表示。层次序号后写明各层次标题,层次的数字序号顶格写。“1.1.1”层次空1个汉字接排标题。

  实验研究论文的正文一般分为材料、方法、结果和讨论4部分;临床研究论文的正文一般分为临床资料、方法、结果和讨论4部分。

  7.材料

  指论文实验中用到的主要药物、试剂、动植物和主要仪器。应写明药物及对照品来源、批号。论文中实验药材的原植(动、矿)物名称要求使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范名称,并注明鉴定人姓名、职称及其工作单位。涉及中成药的论文中处方需写出全部药物组成、主要制备工艺。写明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及试剂的规格。

  8.方法

  实验研究类文稿的造模方法、实验方法原则上应有相关参考文献作为依据。临床研究类文稿,请尽量采用公认的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排除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并著录详细内容及参考文献出处,目前尚无公认的参考文献参考的,请注明自拟的原则及详细内容。

  9.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0.图表

  图(表)要精选,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图)及文字表述重复。图(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图(表)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表)。图(表)应有以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的图(表)序和简明的图(表)题,只有1个表或1个图,仍用“表1”或“图1”表示。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时间t/min。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 顶左底右。说明性资料(图注)置于图片之下,图题之上,并在注释中表明使用的缩略语。组图的图片上尽量不要标1、2、3……或A、B、C……。图和照片要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彩版,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本刊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其中数据应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编排,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表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若所有栏或大部分栏的单位相同,可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其余单位标注在相应的栏内。

  11.统计学方法

  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结果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 时, 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同时, 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统计学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12.数字的用法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必须用汉字数字,如十滴水、十二指肠等;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数字间不加标点,如八九岁、六七米等;我国清朝以前(含清朝)以及非公历的历史纪年要用汉字,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八月十五中秋节等;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引用古籍时,应与原版本一致,其版次、卷次、页码等可以照原样使用汉字数字。

  13.医学名词

  以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 年版)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4.讨论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主要阐述论文的新发现及对结果的分析、实验不足处,不重复引言及结果中已叙述的内容,避免不成熟的论断。

  15.参考文献

  应尽量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二次文献、待发表论文和说明书等。综述性论文近5年以内文献不少于80%。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参考文献使用原语种撰写。按照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书写,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对齐,并用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并用“-”隔开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 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 ]……)。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 >”外, 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示例:张××<4>15-17……; 张××<4>55……;张××<4>101-105……)。请勿使用尾注、软件等形式编辑参考文献。

  责任者的著录:3人以下全部著录, 3人以上可只著录前3人,后加“ ,等 ”,外文用“ ,et al ”。责任者之间用“,”分隔。责任者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著录形式。欧美著者的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姓全大写;如用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其姓。


期刊引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发文量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往期文章
  • 基于中医五行理论的情绪护理策略应用于ICU清醒患者对其躯体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究基于中医五行理论的情绪护理策略对ICU清醒患者躯体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于2013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6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五行情绪护理措施.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1d及干预后第7d末接受症状自评量表及匹茨堡睡眠量表测评,记录数据并做好对比.结果:2组患者......

    作者:王海燕;金红珍;徐希德 刊期: 2016- 02

  • “运气时相”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初探

    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界气候变化无时不刻在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运气学说”正是探讨自然界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疾病影响的一门学说.“运气时相”是“运气学说”在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上出现自然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通过分析特定病人出生时的时相、发病时的时相、以及治疗时的时相,利用“运气学说”亢害承制,淫治胜复的法则来达到“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医学目的,对临床防治疾病尤其......

    作者:王辉;万鹏;周德奇;陈泉;谭为华 刊期: 2011- 04

  • 金匮肾气丸治疗口腔溃疡、痤疮验案两则

    对口腔溃疡、痤疮,中医一般从实火论治,采用清热解毒、泻火滋阴等方法.然对于反复发作,且实火症状不明显的口腔溃、痤疮,结合病人具体症状,若病人有四肢不温、腰背发凉等阳虚症状,可以考虑其病机为肾阳虚衰,虚火上浮,治疗上可采用温补肾阳的方法.......

    作者:张普川 刊期: 2014- 03

  • 中药配合针灸、闪罐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闪罐治疗顽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经治疗或延治误治1到6个月仍有口角歪斜,额纹浅,面部肌肉松弛,闭目露睛,鼓腮漏气等症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中药,针灸,闪罐法.对照组48例,中药汤剂加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擦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3%和90.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作者:欧秀华;徐舒畅 刊期: 2009- 03

  • 鹅不食草内服致上腹疼痛2例报告

    报道了2例患者在治疗鼻病过程中出现上腹疼痛的案例,指出内服中药配伍有鹅不食草出现上腹疼痛的,应考虑可能为该药所致并加以排除.......

    作者:林悦 刊期: 2004- 03

  •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转基因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对HLA-DR4转基因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HLA-DR4转基因小鼠CIA动物模型,评价造模后桂枝芍药知母汤早期给药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该方能明显抑制RA转基因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P<0.05或P<0.01).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有改善RA的病情和症......

    作者:张琦;吴轰;江泳;刘薇;曾升平;冯全生;徐建虎;赵征宇 刊期: 2006- 03

  • 何洪阳教授治疗痹证选方用药经验

    何洪阳教授擅长痹证治疗,尤其是在用药遣方方面颇有研究,疗效卓著,对其治疗痹证的遣方用药学术经验进行介绍.......

    作者:张弛;段小英;杨志伟 刊期: 2012- 04

  • 硬肝复康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和肝硬化的作用

    目的:研究纯中药制剂硬肝复康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和肝硬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将CCl4单次或多次给予实验小白鼠,分别造成急性肝损伤或肝硬化;防治组灌胃给予硬肝复康,并检测各组血清中的肝脏相关酶和蛋白等指标.结果:急性肝损伤时,硬肝复康2g/kg×3d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6153U/L±3491U/L和202U/L±25U/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总蛋白(......

    作者:王天然;曾祥元;马布仁 刊期: 2001- 02

  • 中药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药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药理实验探讨中药柴胡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解热效果、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各组大鼠基础体温,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并且测量大鼠致热后体温.测量大鼠给药后体温,观察中药柴胡各组分的解热效果.取血浆、下丘脑及脑腹中隔区脑组织,分别检测分析环磷酸腺苷(cAMP)、精氨酸加压素(AVP)指标,分析中药柴胡各组分的解热机制.结果:中药柴胡各组分解热效果显著,柴胡挥发油组、柴胡皂......

    作者:金国泰;李博;王树荣 刊期: 2013- 04

  • 川产道地药材品质形成原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药材的品质优劣与药材的道地性密切相关.道地药材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与中医理论指导、药材的环境因素、栽培加工、遗传基因、化学成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作者:钟红 刊期: 2014- 04